↓推荐关注↓
前段时间在面试的时候遇到过前端灰度发布相关的问题,刚好在之前公司有设计过前端灰度发布的方案,这套方案也在多个系统上得到过验证了,最近有时间整理,现在也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下,在结尾也给大家留下了一些的代码实现,有兴趣的伙伴可以去查看下
关于灰度规则的一些放量算法也比较容易找到,这篇文章重点不是讲算法,只是更多贴合实际场景把灰度方案落地,对于放量算法有高要求的伙伴可以自行搜一下放量算法相关,桶漏、令牌算法等
将某个功能灰度发布(逐渐放量 给特定线上人群,避免新功能全量上线带来的风险
上白话文,某项目当前处于1.0版本,但是想更新一个1.1版本,1.1版本内测没有问题了,但是由于改动了关键的功能,想要实现只给一部分线上用户使用体验,看看反馈。
这个时候线上就需要一部分用户继续用1.0版本,一部分用1.1的版本,如果1.1版本接收到反馈的问题严重到影响上线了,那么就回退1.0版本,影响的用户范围比较小,如果1.1版本稳定,那就直接给所有用户过度到1.1版本。实现这种场景效果,就是灰度发布。
什么是灰度规则?灰度规则可以是用户等级、性别、地区、客户端等业务信息 者设备信息,比如灰度规则设定为广东地区的用户放问1.1版本,那么广东用户访问项目的时候就算命中了灰度规则,给他们转去1.1版本,其他地区的用户继续使用1.0版本
灰度方案各式各样,既有多样就有对比,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自己的业务场景,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案,以便大家做比较选择
本身只依赖nginx来做的分流还算不上灰度发布的,但是偶然间跟朋友聊起了他们小公司的骚操作实现,赖着说要我写进来,说他们已经试验过了
优点 简单,不涉及后端操作
缺点
tips 这套方案可能是没找到好的 者对这套方案理解得不够深刻,我们觉得灵活性有些欠缺,比较难结合复杂的业务做过多的灰度逻辑判断,如果有大佬用过这套方案的,求不吝赐教。
nginx + lua + redis方案网上的 也比较多,大家可以自行了解,虽然我们对着套方案理解不透彻,从整个链路长度理论来看这套方案效率应该是比较高的,所以还是给大家贴了一些文章参考
参考文章1[1]
参考文章2[2]
参考文章3[3]
服务器渲染分流的方案,其实也是我觉得比较好使的一个方案,这里我先做一些流程简述,后续也会单独对着一块做一些介绍
优点 灵活、可控性强,可结合业务体系做灰度放量规则 缺点 几乎是后端一把梭,对服务器有压力,需要多做相关优化,多页面应用使用比较麻烦
客户端通过注释条件编译,来做灰度,其实就是根据灰度规则对应在代码层面上做判断显示哪些版本的功能,这种方案也有公司在使用,灰度功能一但多了,极其难维护,不推荐,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整体方案概述
方案设计图示
名词代号
具体实现(简单演示
4. 后端服务逻辑
//这里只是演示,直接通过链接获取用户id,实际场景应该是通过获取用户会话去判别用户相关信息
const uuid = ctx.query.uuid;
//可以进入灰度版本的uuid,在数据库存放
const uuids = ['123','456','789']
//redis 中存放了的的用户id,如果清理了redis,则意味着,取消用户的版本标识,这里简单的用数组存放,实际应用场景根据各自的业务信息考虑是否需要多集合存放
const redisUuids = [{id: '789', version: 'beta'}, {id: '333', version: 'stable'}];
上面代码逻辑是当uuid为123 者456 者789的时候就命中灰度规则,就进入beta版本 redis中已经存放了uuid为789和333的用户了
灰度问题处理操作
彩蛋代码
公司后端是用了java去实现的,在这里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去理解整个流程,也用node给大家实现了一遍,有兴趣的小伙伴去可以直接去看代码github[4],大体的设计思路是一样的
注意点 为了方便运行查看演示,我们是通过docker compose来跑的,在有docker和docker compose的前提下,可以直接通过命令跑起示例
docker-compose build
docker-compose up -d
localhost:8000
方案千千万,选择自己合适的就好,演示代码中只是简单的写了一些逻辑性的代码,并不是真正可放到项目的逻辑,具体还是要结合实际的项目场景调整,前端sdk和java部分的代码没有放出来,是因为该方案已经在公司实行过的,不便放出,大家可以根据大致的思路来编写,有疑问欢迎留言讨论,文中有错的地方 者有更好的方案还望各位大佬不吝赐教
参考文章1: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1539717
[2]参考文章2: https://www.jianshu.com/p/fadab3d092c5
[3]参考文章3: https://www.cnblogs.com/yaozhiqiang/p/9876881.html
[4]github: https://github.com/wujianrong/gray-released
作者 超神熊猫
https://juejin.cn/post/7010751591087079460
- EOF -
1、前端监控 SDK 的一些技术要点原理分析
2、React 中的 TS 类型过滤原来是这么做的!
3、连 OG 都不知道还好意思说自己开发过 H5?
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更多人
推荐关注「」,提升前端技能
点赞和在看就是最大的支持??
Powered by 小羊羔外链网 7.12.9
©2015 - 2023 小羊羔外链网
您的IP:3.235.147.50,2023-06-04 08:58:41,Processed in 0.017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