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年轻人的胃为什么越来越不行了?

版块:IT/互联网   类型:普通   作者:小羊羔links   查看:463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2-02-12 16:06:09

  年轻人的胃为什么越来越不行了?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打工人春节回家最大的期待,除了和家人团聚,可能就是家里的一桌好菜了。

  

  过年在家的几天,终于可以摆脱外卖和食堂,在家吃点好饭好菜。甚至还能奢侈一把,龙虾、帝王蟹、和牛,平时不舍得吃的高级食材,摆上年夜饭的饭桌都理直气壮。

  

  但你的胃不一定和你一样开心,大吃几天之后。还没到吃饭的时间,肚子自己就先胀了起来。吃完不久,肚子可能又莫名其妙的疼。到了半夜,还会反酸恶心。

  年轻人的胃为什么越来越不行了?

  虽然自己还和过去一样,有着一颗吃货的心,你的胃却告诉你,它已经不再是吃货的胃了。

  

  年轻人,该注意自己的胃了

  

  没有春节这个集中大吃大喝的机会,很多人还不知道自己的胃有多脆弱。

  

  每年春节过后,各地医院都会迎来一波就诊人数小高峰,消化内科诊室往往人数爆满,众多患者捂着肚子在候诊区等待。

  

  虽然这是暴饮暴食导致的节日病,但也可以算一个提醒。因为在中国,有胃病隐患的人相当多,但察觉自己胃病的人却很少。超过一半的中国人,可能都已经得了慢性胃炎。

  

  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里,你是不是也在胡吃海塞 / 图虫创意

  

  慢性胃炎的患者通常没有特别一致的症状,甚至一些患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一直没有特别准确的发病率统计。不过通过间接的方法,也能估计出中国慢性胃炎患者的比例。

  

  慢性胃炎的罪魁祸首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感染率非常高的病菌,现在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1类致癌物。它能在胃酸环境中生存,慢慢的侵蚀胃的黏膜,缓慢的破坏你的胃。

  

  2017年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指出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70%到90%的慢性胃炎患者,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反过来,几乎所有感染者都有慢性胃炎。所以,通过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比例,大概就能推断出多少人存在慢性胃炎这种隐患。

  

  中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相当之高,香港中文大学参与的一项研究,汇集了263篇全球范围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报告,估计出中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55.8%上下。

  

  幽门螺杆菌的形状 / 图虫创意

  

  一般来说,慢性胃炎的患病率,会比幽门螺杆菌感染还要略高。甚至有比较高的估计认为,中国慢性胃病的患病率高达90%左右,即使采用比较低的估算结果,中国至少一半人都难逃慢性胃炎的阴影。

  

  可能你现在还没有什么症状,最多也就是偶尔聚餐之后,有点肚子疼、胀肚、反酸水,最严重也就是呕吐,不到一天就好了,但这不是掉以轻心的理由。

  

  慢性胃炎是个耐心的杀手,它的的发作需要时间,慢慢地损伤人的胃粘膜。年纪越大,人越容易患上慢性胃炎,到了爸妈的年纪,可能就要抱怨老胃病了。

  

  老年人患胃病机率很大 / 图虫创意

  

  况且即使是年轻人,现在患上慢性胃炎的比例也不低。华东师范大学曾经做过一项小规模的调查,抽取了900多名恶心、呕吐、腹痛的同学做了检查,结果接近10%的学生已经有了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只是胃走向崩坏的第一步,在慢性胃炎的患者中,大概有一半会患上不同程度的萎缩性胃炎,5%左右的人,萎缩性胃炎会发展到晚期。

  

  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一小部分慢性胃炎患者,会沿着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这条路走到终点:胃癌。

  

  东亚地区,尤其中日韩三国,一向是胃癌的重灾区。每一年,全球六成的新发胃癌病例都来自东亚地区。

  

  在中国,胃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中国的第二大癌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癌症观察站的数据,2020年中国新发胃癌约47.8万例,大概占全球新发病例的45%。

  

  胃癌同样是一种越老越容易患上的病,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现在胃癌发病的中位数年龄接近70岁,看起来离年轻人也太遥远了。

  

  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中,也把年龄在40岁以上,作为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一个特征,日本和韩国目标人群的年龄还要更高。

  

  但这不代表胃癌和年轻人没有关系。

  

  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项研究,考察了1990到2019年中国胃癌各项数据的变化,他们发现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下降。但糟糕的是,尽管其他所有年龄段的胃癌发病率都下降了,15到4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而且和慢性胃炎一样,胃癌也是一个非常隐蔽的杀手,将近一半的胃癌患者,在早期根本没有什么预警的症状,在中国,90%胃癌患者查出时已经错过了方便治疗的胃癌早期,来到了发展期。

  

  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 / 图虫创意

  

  更严重的是,年轻人得胃癌,结果可能比还老年人可怕。

  

  美国梅奥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早发性胃癌和老年人中更容易发作的胃癌有着不同的基因组亚型。它的生长和扩散速度通常更快,预后更差,并且对传统化疗的耐药性更高。

  

  日本癌症研究基金会的一项小规模研究也证实,40岁以下的胃癌患者更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而且生存率也不好于60到69岁年龄段的患者。另外,可能是年轻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太上心,没有尽早去医院检查,年轻患者中患Ⅲ期和Ⅳ期的晚期胃癌比例也要高于其他年龄段。

  

  癌症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是时候注意自己的胃了。

  

  这些家乡特产,带了也要少吃

  

  如果要注意胃的健康,当然是从饮食开始。过年回家,免不了要带特产回来,回来时一行李箱都装满了家乡味道。不过再好吃,这些特产也要少吃一些。

  

  老家在东北的,最好少吃烧烤酸菜,去南方过年的少吃腊肠咸鱼,家在东南的尽量少用鱼露虾酱,在西南的也不要多吃火腿。因为这些饮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高盐。

  

  烧烤等高盐食物味道虽好,但最好不要多吃 / pixabay

  

  从世界范围来看,亚洲是高盐饮食的重灾区,日本有拉面,韩国有泡菜,中国各地基本都有几样含盐量的传统美食。

  

  这些美食或许让你吃得停不下来,但是过多的盐可以直接损伤胃黏膜,加速胃病的进展。甚至盐还会和幽门螺杆菌“合作”,促进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交叉破坏你的胃。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研究数据显示,与低盐摄入者相比,盐渍食品摄入量高的人群,患胃癌的相对风险高出1.7倍。

  

  腌制和熏烤食物更要少吃,这些食物不仅高盐,而且致癌物亚硝酸盐含量特别高。

  

  经过熏烤的加工肉类食品,还有多环芳羟等致癌物质。高盐、亚硝酸盐、多环芳羟几种因素交叉,吃下去就是吃下一份致癌套餐。一份跨国研究发现,每天吃50克加工肉,非贲门胃癌的发病率会增加18%。

  

  其实无论是腌制还是熏烤,最初都是在缺乏保存食物条件下采用的防腐手段,虽然保存了食物,但破坏了健康。如果有其他选择,尽量少吃这类食物对健康比较有利。

  

  腊肉等食物要尽量少吃 / pixabay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90年代初的研究就发现,早买冰箱,居然也能防胃癌。可能是当时的冰箱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家里有了冰箱,就可以少吃腌制的食品和不新鲜的饭菜,也就减少了胃癌的风险。既然现在冰箱几乎家家都有,吃腌菜熏肉的旧习惯也该改改了。

  

  改变饮食习惯效果如何,可以看看亚洲移民出国前后的变化有多大。

  

  韩国国立癌症中心的研究,详细统计了1988年到2007年间亚裔移民去美国加州之后,胃癌发病率的变化。发现第一代亚裔移民的胃癌发病率持续降低,到了他们的下一代,胃癌发病率几乎接近美国本地人水平。其中华裔移民变化是最明显的,他们的胃癌发病率比大洋彼岸的同胞低了四分之三左右。

  

  作者的猜测是,这是饮食文化适应的后果。简单地说,就是移民吃的越来越美国,泡菜之类的腌制食品逐渐退出了食谱。这虽然给亚裔移民带来了肥胖和糖尿病的困扰,却让他们大大减少了胃癌的发病率。可见少吃高盐和腌制食品的对胃癌预防有多重要。

  

  少吃泡菜等腌制食品对胃癌预防有很大作用 / pixabay

  

  不但要记住少吃高盐食品,酒也要少喝,最好不喝。

  

  即使家里没有医生,大部分人也都知道饮酒伤胃,这一点得到了研究的证实。对中国居民饮食和癌症的一项研究显示,饮酒是胃癌的影响因素之一,它的胃癌的影响甚至比高盐饮食的影响还要明显。

  

  即使是适量喝酒,也不利于健康。经常能看到一种说法,适量饮酒有助于健康,但至少在胃癌这方面并不如此。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是少量喝酒,也会加剧胃癌的风险,而大量饮酒又比少量饮酒危害更大。

  

  喝酒伤胃,适量也伤胃 / pixabay

  

  这不让吃,那不让喝,听起来有点过于严格了。不过有一些食物,适当多吃反而对胃有好处。如果你真想对自己的胃好一点,那么就请你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水果。

  

  现在研究者普遍认为,胃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下降,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就是人们更容易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

  

  至于蔬菜水果的效力如何,现在还有争论。不过2017年,一项集合了中日韩三国胃癌数据的研究显示,至少在亚洲,大量吃水果有助于减少非贲门性胃癌的风险。国家癌症中心的综述也提到,每天吃水果45克以下,有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过年可能是你一年中离车厘子自由最近的时间了,放下那些从小吃到大的咸鱼、酱菜、香肠、腊肉,多补充点水果。既然都过年了,吃点新鲜的吧。

  

  这样吃饭,容易得病

  

  胃病是多因素的疾病,除了上面提到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饮食因素,生活习惯当然也很重要。现在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节奏,可以说是在胃病的雷区里常年蹦迪。

  

  出门在外,爸妈打电话发微信的时候总会提醒,在外面好好吃饭,按时吃饭。接电话的时候都说好好好,放下电话就忘了这回事。

  

  三餐规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打工人每天的节奏常常是早上起床赶着去上班,怕迟到就不吃早饭了。中午工作一多,干脆下午再叫外卖。公司下班之前临时开个会,等到下班晚饭已经改了夜宵。

  

  一顿顿的夜宵,挑战胃的极限 / 图虫创意

  

  就算不上班,很多人还是不会按时吃饭。北京某学校医学院师生的一次调查显示,即使是医学生甚至医学教授,在饮食方面往往也做不到按时吃饭,三餐经常不规律。

  

  师生中每天按时吃早餐的人只有四成,接近一半的人偶尔吃,甚至有一成人从来不吃早餐。至于为什么不吃,八成师生都表示,太忙没时间。听起来挺无奈的,可能是学习压力实在太大。可没时间吃早饭,却有时间吃宵夜,接近四分之一的师生都有吃宵夜的习惯。

  

  不按时吃饭,受苦的就是你的胃。对北京三家医院慢性胃炎病人患者的调查显示,三餐不规律和腹痛、腹胀、打嗝、恶心、反酸、胃灼热六种症状都显著相关。

  

  如果说三餐规律是知道做不到,另一种习惯你可能根本没注意过,那就是吃饭太快。吃饭太快咀嚼不充分,会加剧胃肠的消化负担。慢性胃炎患者的反酸、打嗝症状,都可能与吃饭太快有关系。

  

  那么吃多快算快呢?山西某医院对院中的患者做了统计,大概四成胃病患者吃饭时间在10分钟以内,而其他患者吃饭这么快的比例,还不到胃病患者的一半。

  

  三餐不规律、吃饭快不仅会让胃出现各种症状,在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中,三餐不规律、吃饭太快,都是可能的胃癌危险因素。

  

  另外,出门在外,自己做饭的人少之又少,而在外吃饭,就有感染上幽门螺杆菌的风险。

  

  外出就餐增大了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 / 图虫创意

  

  中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的一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外就餐多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密切因素之一。

  

  解放军总医院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根据2005到2011五年间的体检数据,30岁到60岁之间的男性占据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高峰,退休后的老人反而不容易感染。研究者推断,中年男性社交应酬多、聚餐多,是感染的因素之一。

  

  或许你会觉得,这些提醒说得都对,但没什么实际意义。工作忙哪有时间做饭?能空出细嚼慢咽吃顿饭的功夫就不错了。至于按时吃饭,先按时下班再说。

  

  改变生活习惯确实很难,更实用的办法是尽早检查。胃病恶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尽早发现,就可以尽早处理。如果能早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阶段就进行治疗,对胃病会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2014年,日本提出了消灭胃癌路线图:把根除幽门螺杆菌为定位胃癌一级预防措施,胃癌的筛查则是二级措施,一级措施比二级更重要。

  

  如果在体检中发现你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那么就尽早去医院治疗。同时可以选择三年做一次胃镜,做胃癌的早期筛查。

小羊羔锚文本外链网站长https://seo-links.cn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年轻人的胃为什么越来越不行了?

Powered by 小羊羔外链网 8.3.7

©2015 - 2024 小羊羔外链网

免费发软文外链 鄂ICP备16014738号-6

您的IP:35.175.212.5,2024-03-28 18:22:04,Processed in 0.04557 second(s).

支持原创软件,抵制盗版,共创美好明天!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